无污染鞋材将逐步取代传统鞋材
发布时间: 2017-12-28 14:39 浏览:
2015年,吉隆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.91亿元,同比增长14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.64亿元,同比增长28.2%;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营业额11.3亿元,同比增长29.5%;固定资产投资14.09亿元,同比增长31.2%;税收收入1.23亿元。
制鞋业:2015年,全镇产鞋4.02亿双,鞋业产值89.6亿元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.64亿元,同比增长28.2%。
全镇土地面积125平方公里,城镇建成面积8平方公里,地域宽广;总人口16万多人,农村、外来劳动力充足。自1981年该镇第一家鞋厂开办以来,制鞋产业快速发展,目前已形成了以制鞋业为龙头,兼有鞋材加工、皮革、塑料、五金、纸品包装等行业的地方工业体系。据统计,近年来,全镇地区生产总值(gdp)约40多亿元,工业产值约110亿元,鞋业产值约104亿元,年产鞋4亿多双,从业人员约11万。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,该镇社会治理、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等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,相继被评为“广东省生态镇”、“广东省舞龙之乡”、“广东省教育强镇”等。
走进昌华公司车间,机器轰鸣,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。每年800吨的无纺布就是在这里生产、加工,然后转运到国内外成鞋制造生产一线的。
这个创办于2000年的鞋材加工企业,从最初的15人、一条生产线,已发展成为拥有国内先进港宝、纤维中宝、无纺布等流水生产线12条,同时聚集海内外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才、高技能的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员工100余人的广东省规模较大的鞋材生产企业。
2008年的金融风暴,让不少企业遭受重创。然而,昌华反而越挫越勇,产量年年递增。“我们靠的是产品质量、价格优势和技术更新。”企业负责人说。
在公司热熔胶车间,公司最新研发成果———热熔胶鞋材正在这里试生产。“这种鞋材不需要胶水,非常环保,主要用于国内高端鞋业生产企业。”企业负责人介绍道,这种无污染的鞋材将逐步取代港宝等传统鞋材。
几百平方米的车间,两条生产线,上百名工人……这里就是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的成品车间。
该公司创办于1995年,当初是只有几十名工人、手工作坊式的小厂,发展到今天拥有20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式厂房、3条生产流水线、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大型鞋业企业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一位李姓港商带着在香港学来的制鞋手艺和一些设备,回到家乡办起了首家手工作坊式的鞋厂。当时制鞋工艺较简单,工人掌握整套制鞋工艺后,办起了一家又一家个体、私营鞋厂。从此,吉隆鞋业步入雨后春笋般的发展状态。
目前,全镇培育了国家驰名商标1件、国家免检产品5个、省名牌产品6个、省著名商标7件。“但目前吉隆鞋在全国叫得出名的女鞋品牌依然屈指可数。”吉隆镇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说。
有业内人士分析,吉隆鞋业一直以贴牌加工、外贸接单等偏生产型为主导的发展路线,其发展历程也是直接从手工作坊———流水生产———出口外贸的三级跳跃式发展,从而错过了创立自主品牌的最佳时期。
此外,人才缺乏也是制约吉隆鞋业发展的瓶颈之一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,很多鞋企都在抱怨人才难招,特别是品牌营销管理等方面的高端人才极度稀缺。
目前,吉隆镇正从软硬环境建设方面着手,致力于提升城镇承载力和鞋业发展后劲。在硬环境建设方面,主要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、改善环境卫生、交通状况、技术支持等方面入手。吉隆镇环城北路东段、纵二北路、吉隆河和考洲洋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全面铺开,并即将启动新吉盐公路、g324线汉塘至小屯段道路、南山森林公园建设,届时将进一步拓宽城镇路网结构,改善城镇发展环境。
吉隆镇负责人还表示,吉隆将大力推动鞋业电子商务发展,引导鞋业企业借助淘宝、京东、阿里巴巴等平台,开拓内销、外销市场,并以民洲电子商务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,将民洲村打造成集鞋业研发、招商引资、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淘宝村。
咨询热线:0728-2783688联系地址:仙桃市陈场镇工业一路